擦亮HCG

不加也不減的設計,找回百年傳產的自我認同
HCG三廠設計導入計畫/朱志康。文:蘇仰志
 
 
面對一個近百年的台灣知名傳產品牌HCG, 九萬多平米尺度的大廠房時,我們思考的是如何不落入一種「合理」的設計思維套路,而是選擇創造一個提問,然後試圖透過一種策略讓一個產業找回屬於自己本質的不凡,進而開始讓空間裡的人事物開始產生共同的文化認同並自主改變與演化,那會是什麼樣的設計?
 
在空間中我們看見各式機具與忙碌的生產線交叉錯落,因時代演進與業務需求的各種擴建的變更,產生複雜卻亂中有序的製程動線,而這些亙古不變的製陶工作場景與傳送機械的運動狀態其實散發著一種迷人且獨特的美感,所以我們決定說服業主不做所謂的「設計」改動,不補土不油漆也不翻新,而僅是透過「光」去點亮他們再也熟悉不過的日常。
 
「講述自己的故事,就會很有趣 」Louise Bourgeois
 
當我們將光線打進數十年不變的場域裡,無論是輸送帶上一個個運動中的半成品,全台最大的150米隧道窯機具,隱身在建築物間的吸塵機大型量體,抑或是製程場景裡的工作空間或是樓層間不為人知的空間介面與角落,透過最輕的手法巧妙揭露並轉換他們最熟悉的日常,經由觀看感受的改變,讓每一個不起眼的尋常物件與空間,都成為一項一項的文化景緻(Culturescape),轉換的不只有空間的美學質地,而是一種隱性共同經驗與記憶的再發現。讓不尋常的美學與日常共存,將平凡事物轉換成觀看主角的一種協調性與衝突感並置的感受。
 
最令人振奮的是,改造過程中也改變了廠房裡由下到上的工作同仁觀看自己的角度,他們說:「從來不知道原來我們工廠可以這麼美」!這樣輕質的設計轉換,給了在空間裡工作的人一種自我認同,也讓管理層開始思考將工廠打開連結社會的可能性,因為打破了他們以為對外開放就必得要將生產線停擺,然後花大錢重新規劃整理的固有思維。另外我們也制定一套可延續執行的指標設計規範計畫,運用本來工廠使用最原始的版型噴漆工法,像光一樣的點亮不同區域的功能性指標。而且簡單的指標邏輯與工法,後續可以讓他們自行施工延伸到不同廠房間的指標運用。
 
這次,我們試圖跳脫主流對設計與美感所訂下的定義與邊界限制,選擇一種不加也不減的設計思維,從本質再創造出新的意義,而不是要做一件「好作品」。只有與所謂「合理的設計」保持距離,才有機會見證(Witness)作品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因這次過程中看到數以萬計壯觀的馬桶,也讓我們想起一百年前顛覆藝術史的作品-杜象的小便斗《噴泉》(Fountain),結尾就用這句話向這位精神導師致敬吧!
 
「設計就是在空間中靜悄悄的嵌入「思想」,讓原本的平常語彙變得不凡。」
 

ADD
(801)高雄市前金區中山二路507號12樓B02室

TEL
+886 07 2693656 / 0929262782